一个金融公司的科技简史
2018-05-31 09:34  财经网
[摘要]马明哲坚定地说,小胜靠机遇,中胜靠人才,大胜靠平台,平台包括人才,长胜靠生态,平台在生态里面,人才也在里面,这条路是我们过去十年不断地探索走出的一条路。中国的崛起背后一定是有几家全世界最杰出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支撑,平安肯定是其中之一。
          从来没有人生是无缘无故的。除非你永远不走进历史的深处。

后来平安已经贵为世界最大型保险公司,马明哲也已经是一个教父一样的人物,他把一个老词和一个新词混搭在一起说“科技赋能”,并且瞬间占据了中国平安这样一个数万亿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公司一半的公司战略。几乎没有人质疑甚至没有人迟疑,一个血液新鲜的强壮的中国公司就站在了你的面前。

“瞬间”,对于一个大公司的发展,这是一个不成立的逻辑。那么,历史是怎样的呢?

穿越历史寻找科技之源

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险在深圳蛇口招商北路六栋开业。100天后的9月5日,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我们并不可能把平安的历史放置得过于靠前。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险在深圳蛇口招商北路六栋开业。100天后的9月5日,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其实就是走到这里找到了它的起点,并非马明哲当时就产生了平安的科技战略,而是作为时代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中国平安和马明哲必然要被浸泡在其中,而马明哲个人则是被以后的同行和各种媒体追踪为一个“科技迷”。

准确地讲,这个“科技”不是别的,而是互联网。于是关于2004年马明哲宁可漫游也要让高管使用黑莓手机办公的故事、关于马明哲早早使用微博微信的故事、关于马明哲2009年在保监会参加会议用IPAD拍照当记录的故事就传播得到处都是。

但如果你真的以为在这其中马明哲的爱好对于平安的发展有多么重要,那你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

只是当时谁也还不曾知道,历史赋予一个人一种使命的时候,正是把他的个人禀赋加在了某一个历史事件之中。

也就是说,或许没有马明哲也会有一家中国的优秀保险公司;但没有马明哲一定没有目前标签下的中国平安。

当人们只是把“科技”当作马明哲的一个爱好的时候,历史却换了一种思考的方式,在这个方式中,“爱好”的背面展示出一幅巨型的画面。

从1988年平安保险创立到1996年,平安的IT建设与其他公司没什么区别,以简单应用为主。1997年引入麦肯锡后,平安的路子开始截然不同,小型机、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开始建设,尽管当时的电信网络价格贵质量差,但平安坚持全国联网。这一步领先了其他保险公司五六年,直到2002年,国内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数据传递还需要通过电话或者纸质,而平安1998年就推出了国内第一个远程核保系统。

2000年8月,中国平安自建了电子商务网站PA18.com,这是一个在线金融产品超市。三年后,马云的淘宝网上线。这其实是一个遗憾的类比,平安并没有因此而迅速踏上后来光芒万丈的金融科技之路,到底是缘于思想落在了PA18.com实践的后边,还是平安的金融业务跟不上马明哲的前瞻,这应该是一个企业管理战略的罗生门。而另一个罗生门则是:如果平安当时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路径上继续向更远的地方走去,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但平安显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而是在自身金融主业的发展中探寻互联网的应用。

也就是说平安的科技之路在继续向前。从2002年开始, “技术标准是一站式金融的基础”就已经形成共识,对IT应用系统也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划,平安科技基因的内核在聚集着。或许有失去,但内心不迷失。

难点在于人才。想要把业务条线分割成恰当的模块,当时平安有200名左右系统分析师(System Analyst),这群SA都既精通IT,又熟悉某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模块,他们成为金融和IT间的桥梁,把金融机构的需求做成2200名IT工程师能看懂的说明书,由后者开发实施。通常一个IT专业的毕业生在平安工作三四年后才会熟悉一个业务模块,五六年的时间才能成为对多个模块精通的专家。

突破关键定位领先之势

2011年1月,上海,下午的阳光干净和煦。历史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下午。8个月后,创办陆金所。之后的2013年,众安保险注册。

2

在这过程当中,平安经历了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综合金融业务的探索。几个大型收购也在这期间完成。到2011年,这只大象已经基本长成,它没有成为比尔盖茨所预测的那种金融公司----恐龙。

这年1月,上海,下午的阳光干净和煦。马明哲的办公室就在钟楼西南方的写字楼里,宽大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台苹果iMac电脑,桌上没有一张纸。马明哲约谈常务副总经理,他在平安负责数据运营、渠道发展以及创新业务。谈论的主题是互联网,在成功地凭借IT技术打通整个平安的综合金融之后,他希望再进一步,用科技直接为平安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

历史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下午。

8个月后,平安投资4亿元人民币创办了陆金所,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投融资平台,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机构。

在之后的2013年,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落户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腾讯、平安联合发起,所谓“三马合璧”当时在媒体甚嚣一时。

而如果平安就这样发展下去,也已然是一个伟大的公司:综合金融,互联网+。既遵循了金融的发展规律,也吸收了科技的力量,这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和哲学。但时代的转折就是在这样不仅正常而且领先的逻辑和哲学范畴之外发生了。人类迄今所探索成功的公司的运行,在一种内在的甚至从思维上是低调的力量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位移。

2016年底,旅美著名人类学家郝瑞痛苦地写道:人如果不变革,将会变成灰烬。这一思考来自当年AlphaGO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因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

而这一思考,马明哲完成于2013年------中国平安的最大对手不是金融企业,而是科技公司。这一年,在“互联网+”刺激下,中国平安开始进行自我变革,重构业务模块和流程,互联网金融战略基本成型:立足于社交金融,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实现“管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的功能,推动客户迁徙。在2013年规划里,“五年内互联网或者现代科技将成为带动平安发展的最根本引擎”的表述已经出现。

2014年, 中国平安互联网战略进一步完善,马明哲归纳了三点:频率、流量、价值转换,任何人的生活都与六大方面紧密相连,即资产、金融及投资,医疗健康,房屋,车子,教育和旅游。中国平安选择在前四个领域构筑生态圈,进行垂直精耕市场。

这一年,平安好医生创办,如今已在香港成功上市,注册用户近2亿,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平台,亦是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

第二年,金融壹账通创办,如今成为服务超过450家银行、2100家非银金融机构的云服务平台;

还是第二年,平安医疗健康管理公司成立,这个医保云服务平台,已经覆盖全国250个城市,服务人口超5亿……

在一边完成了例如对深发展等的大型收购的同时,中国平安互联网科技战略逐层深入。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战略成熟和完善之后,平安也没有再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扩张。而正是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的实践,平安才没有重复PA18.com的道路。2016年、2017年,马明哲的思考更向前一步:“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

跨跃融合再植基因之变

平安已拥有五大核心技术,包括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平台等。其中,生物识别技术水平全球第一。

4

对比2011年互联网科技的蓝图在马明哲头脑中清晰展现,2017年“赢科技者赢未来”提出的时候,平安已是今非昔比,不仅互联网金融成果丰硕,而且甚至面对平安有时让科技公司也感到汗颜。

4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人工智能”专题,开篇引用了平安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案例,----用户通过平安旗下的App申请贷款时,潜在借款人需通过视频回答关于其收入和还款计划的问题,平安的后台系统可以通过监测50多种细微的表情来判断他们是否在讲真话。

你可以从线上或者线下进入中国平安,以刷脸进行认证,到手机上传图片实现受损车辆秒级定损,平安已将人脸识别与图片识别技术等AI技术应用于集团内外数百个场景当中。它是AI时代的领跑者。

过去30年间,平安已拥有五大核心技术,包括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平台等。其中,生物识别技术水平全球第一,覆盖多元场景,包括金融、医疗、生活/服务、安防等;大数据已建立起“1+N”生态圈合作伙伴关系,全集团数据量覆盖8.8亿+人群;“AI+脑”贯穿人工智能所有环节,其中疾病预测技术实现健康、控费用两大诉求;区块链可提供安全、可追溯、高效的交易记录方式,在金融及医疗健康、房产交易等多个场景中已经深入运用;平云服务则在社会公共服务、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多个领域被广泛运用。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科技公司?还是一个金融公司?这显然不是质疑,而是褒奖。因为它的金融主业因科技赋能而更强大了。

这到底是一个科技公司?还是一个金融公司?这显然可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过去20多年,马明哲一直将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参照和对标,近几年,这一参照和对标对象则换成了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目前平安拥有大数据科学家超过500人,科技研发人员超过2。2万名,拥有各种专利近5000项,不知道有多少科技公司敢于跟平安在这些数据上对标?

像BATJ等互联网巨头一样,平安已将“科技平台对外赋能”作为商业目标之一,从而让世界从科技的方向感知到她的力量。

所以要回答“这到底是一个科技公司?还是一个金融公司?”的问题是一个问题。或许是一个30年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那将是历史的更深处。

时代使命雕刻未来之光

当种种元素改变了它们的位置、边界、关联方式、价值取向,中国平安和马明哲改变了的,将是人类数百年建立起来的关于公司的一切。

1

按照历史的指向,我们找到了30年前中国平安并未曾真实触碰、却植根于内心深处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因。同样,我们穿过这个金融公司30年的科技发展历程,马明哲为未来十年所做的“生态”规划,以及为未来30年所做的哲学思考,将是一次重要的回答。

2018年5月27日,马明哲在平安成立30周年司庆活动上总结道:第一个十年搭建根基,学做保险;第二个十年我们专注做保险,构建平台,探索综合金融;第三个十年我们基本上搭建五大生态,金融生态、医疗生态、住房生态、汽车生态和智慧城市。

马明哲继续说,如果说过去30年,平安打造了一个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那么,站在新起点上,面对下一个未知的三十年,平安要做一个未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科技型个人综合金融集团, 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平安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必须先成为科技的领导者,而非追随者。接下来十年,平安要走“金融+生态”新发展模式。首先用科技让我们主营业务强大起来,再用科技去建立生态,然后在这个生态基础上来支持我们金融业发展。

马明哲坚定地说,小胜靠机遇,中胜靠人才,大胜靠平台,平台包括人才,长胜靠生态,平台在生态里面,人才也在里面,这条路是我们过去十年不断地探索走出的一条路。中国的崛起背后一定是有几家全世界最杰出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支撑,平安肯定是其中之一。

 

其实平安这三十年中每一个十年都离不了科技。而中国,在经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已悄然从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行进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似乎走得有些远了,只有星光在不懈地企及。

只有深圳平安大厦顶端向上的光辉,可以感觉到来自内核的强大动力。

当对手、客户、行业、社会、交易、人……种种元素改变了它们的位置、边界、关联方式、价值取向,中国平安和马明哲改变了的,将是人类数百年建立起来的关于公司的一切。

在这其中,金融不是交易,不是盘旋于空中的这个城市的速度,而是关于人的发展;科技不是烟花,不是那栋600米的建筑,而是一次关于文明的推进,是对这个国家伟大复兴的支撑,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

关键词: 简史 金融 科技 公司

首页

资讯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