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和设备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相当比例的劳动项目逐渐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带给传统劳动教育的冲击以及对未来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新要求备受关切。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教育目标更加突出人的发展需要,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创新性,教育过程更加强化整体性。
教育目标更加突出人的发展需要
标准变化的否定之否定。相比农业时代劳动的非标准化,工业时代最大革命性变化是劳动的标准化。人工智能时代又不同于工业化时代,它使个人有价值的劳动重新聚焦在非标准化的过程。人工智能时代稀缺的是劳动者真正的个性化,这也是人类劳动的特殊价值。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突出人的发展需要,其终极目标绝不仅仅在于满足生存生活需要,还要着眼于为青少年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使其逐渐成为人格健全、德性完满以及精神幸福的人。
要懂得劳动的目的。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智能机器最大的差别和竞争力不在于劳动能力的差异,而是人对劳动的综合感悟和对世界的想象力;是人的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是人与人的归属感和协作精神;是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因此,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劳动习惯等,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引导,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健全的人格。要更关注生活、生存、生命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成长发展的品行和能力,例如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等,为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理解劳动的价值。人工智能在部分劳动能力方面已经远远地把人类抛在后面,但它们不懂什么是感情和意义,比如智能机器人AlphaGo在赢得了比赛后无法像人一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劳动创造价值”,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改变世界,进而获得精神愉悦,深刻认识劳动创造的价值。要通过劳动培养学生不俗的情趣和超脱的意志,使学生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同时,不断丰富创造生活的美感与精神的愉悦,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出劳动创造欲、征服感与成就感,从而“肯定自己”、“感到幸福”。
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创新性
创新才能永不落后。《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的研究发现:一项工作如果人可以在五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未来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简单性、危险性的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很多服务工作、流程工作和中层管理环节将消失,人工智能社会需要更多新的、深度的、创意性的人才出现。
创意是稀缺资源。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新要求,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自主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的劳动观念。一是帮助学生认知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特点或职业规划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劳动价值,如成为人工智能的调配管理者、创意设计师,或运用人工智能完成任务的高端策划师等。二是培养学生的择业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并尽早开始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适应极速变化的智能社会。三是帮助学生训练未来职场上的各种能力。例如创造和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人际沟通和与人合作。这些技能的养成都需要劳动教育的介入来生成和培养。因此,需要劳动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围绕未来智能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改进教学方式,以完善学生的技能储备,服务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创造是基本要求。按照智能社会的分工,机器人会迅速占领劳动标准化领域,人类要做和机器人不一样的事,创造性劳动将占主导地位。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劳动教育内容要以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为核心,更多地与STEM教育、创客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最新发展相融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劳动教育的梯度结构,逐步增加劳动课程中的技术含量,注重帮助每个学生培养符合个性特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例如,依托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通过物理实验、业余无线电、人工智能技术的植入带动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及运用智能工具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过程更加强化整体性
不断凸显劳动育人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赋予教育现代化新的使命和任务。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养成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共同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也要积极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改革创新传统劳动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才能担负起培育未来新型劳动者的历史重任。
不断强化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一是以问题驱动的项目式课程为依托,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聚合,注重运用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等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与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的有机统整、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以技术支撑下的翻转式课程为依托,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嵌入课程,提高学生人机协作、人人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商数(AIQ)。三是以自主建构的个性化课程为依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设计多元化课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劳动课程学习范式的改变,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方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
不断完善教育过程的协同性。劳动教育从原来的“为了获得劳动技能的教育”转变为“通过劳动而获得教育”,即从知识的获得到回归教育本源,重在劳动实践中塑造人格、运用知识和创新创造。一是在家庭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劳动工具的改进创造,不断提高家庭劳动工具的智能化水平。二是构建家校社劳动教育平台,促进劳动教育向生活渗透、向社区延伸、与家庭互动,使学生在劳动中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促进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形成多方位的劳动教育合力。三是不断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开展人工智能企业参观、人工智能工程师进校园、信息技术职业学校的优质课程共享等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在社区周边的种养殖场、工厂、商场、社区服务中心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较多的劳动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多样的劳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