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限额
,还有其他防风险手段吗
近日,央行新规发布。从4月1日起,静态二维码扫码支付风险等级定为最低的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此举一方面维护了二维码扫码付的便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商家的交易安全,将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说实话,在静态二维码扫码支付不断遭到不法分子侵犯,导致商家和消费者利益都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出台监管办法和措施,是值得称赞和支持的。毕竟,一种新的支付手段的出现,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再好的办法也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
对静态二维码支付来说,近年来,在方便消费者、活跃市场方面,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又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造成了许多不该造成的损失。其中,被不法分子入侵,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除了限额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防范的措施与办法呢?要知道,就算是限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风险隐患仍在。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不被不法分子利用,不出现损失才是第一位的。就算是限额在500元之内,只要是漏洞和隐患还在,对商家和消费者,就仍然会面临损失和伤害。
事实也是如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消除隐患、堵塞漏洞,象限额这样的手段,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到底有没有治本之策,对移动支付来说,是否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办法,特别是在技术上能够设置更加便于防范风险的手段,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对口头语为说,除了设置限额这种被动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要督促相关企业,能够在技术上进一步优化,在如何防范风险上进一步提升,而不是依靠出台限额政策等手段。
同时,对违法者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需要认真重视的问题。因为,只有对不法分子加大惩戒力度,从重从严予以处罚,使其不敢违法,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又一重要手段。尤其在科技领域,一旦发现严重违法者,就应当依据违法金额,按照抢劫等处理。那么,其追责的力度会更大,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