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融资帮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孙健敏:要看华为30年前做了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1-12 11:13  华夏基石e洞察  孙健敏
核心提示:他说的“三信”(信念、信仰、信心),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从一个人、一个集体,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三信”,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现在缺这个“三信”,不管是在个人、组织,乃至在民族的层面上
        针对40年的回顾和展望,我觉得很难从研究的角度去给大家作一个系统的分享,但是对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来自于对中国企业实践和研究的一些关注,我都不敢说是研究。夯实基础,发展技术,强化制度,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我把他们叫做“三个支柱”。需要说明的是我的三个支柱跟大家目前在媒体上看到的、普遍流行的“三支柱”不是一回事。我的三支柱是二十年前提出来的,今天觉得不过时,所以愿意跟大家分享。


没有第二个华为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习主席的话,习主席说:“前人的成功和失败我们要重视,要研究,要借鉴,目的是治乱兴衰,去掌握这个规律,这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也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践行习主席的教导,而且我发现习主席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有研究,他其实已经表达了我想表达的很多东西,我只能给他的思想作一个注解。比如,习主席教导我们说,“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他说的“三信”(信念、信仰、信心),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从一个人、一个集体,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三信”,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现在缺这个“三信”,不管是在个人、组织,乃至在民族的层面上。对于组织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三信”如果不是更加重要,至少是同样至关重要。


我们整天在忙碌什么东西呢,从实践也好,从研究的角度也好,我们在做些什么呢?可能回过头从这个三个支柱的角度,可以来做一些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基础”放在最前面,夯实基础,是因为我信这句话,我发自内心信这句话,不管从我个人的成长,从讲师到教授,从作为一个学院的副院长,到我领导的课题组,我做过咨询的企业,再大到我所见到的民族和国家,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老子所告诫我们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我们恰恰是没有按照这个规律做,所以我觉得由我来说,不如让老子来说更合适。


那我们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作为研究者我们忙碌了哪些事情呢?我大概作一个简单的回顾,这个回顾不是非常严谨,可以提供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是我在中国知网上自己做的一个统计,通过检索1981-2018年与人力资源领域各个关键词相关的学术文献获得。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发文量。以中国图书分类目录和一般教科书的关键词为标准。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分别统计。先看不区分核心与非核心期刊的总体数量变化情况(见图1)。



目前能否搜索到的是从1993年一直到2018年 9月26日的数据,截止到我交稿的时候。大家看,蛮有意思的,关于绩效考核的文章有6万多篇,最多,而且近十年来几乎是一枝独秀。其次是关于股权激励的文章,有一万多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两个概念是研究者关注最多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文章的内容,可以发现二十年来好像没有多大进步,关于绩效考核的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领域,在人才领域也在作相关的研究,实际上是它跟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用的词汇不一样,但是做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如图2所示)。

 

 

曾经有一次参加院里劳动关系的论坛,我就明确表示,我们一定要在劳动合同的前提下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没有规则的,它不是一盘散沙,不是有组织无纪律的。我一直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不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就免谈,尤其是在组织层面。因为目前我们所讲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指的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谈人力资源管理,与在社会上从国家层面、从城市的层面来谈人力资源管理,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前者有契约关系,至于你是否承认这种契约关系,在心理上是否接受这个契约关系,那是另外一回事。从图4可以看到,还有大量关于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的研究,这些研究其实都是跟人力资源管理直接相关。遗憾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作为两个专业,相互独立,彼此关注不够。应该鼓励大家打破专业壁垒,互相学习和借鉴。



以上的回顾,没有区分所谓的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接下来我们看看国内定义的学术期刊在做些什么事情。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录用,还有人才开发,你看这条黑色的线,你再看这条红色的线,从1981年开始一直到2017年,大概是这样一个趋势,一直没有断过,这肯定是个点,至少在学术领域它是一个热点。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一直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异军突起,呈加速增长的趋势。



一张图放不下,我们又细分了一下,发现劳动关系、职业生涯、绩效管理、招聘等几乎是呈现同样的趋势增长,很有意思。我在这里先不跟大家说结论,回头再跟大家分享。


最近又出来一些新的概念,大数据、人工智能、三支柱、OKR、数字化等等,大数据一枝独秀,这是近几年的趋势。


 

我大概排了一下顺序,2008年之前相对来说发表的东西比较零散一些,我们按2008年到2018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来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关系,这里面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章最多,然后是高管薪酬、股权激励、企业绩效等。


 

这个热图更直观一些,这是1980年到1990的情况,大家在这个时候有谁听说过“非劳动收入”吗?在座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有听到过。接下来2006到2010年就变成了这样,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章最多,我们没有去做中心词的指数,大家就大致看一下。人力资本这个热点持续到2015年,然后是企业绩效、高管薪酬、股权激励、激励机制,2016到2018年就围绕着股权激励、人力资源管理、高管薪酬。

                 


这些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我还在不断地总结,我先把这几点跟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会觉得我给出的信息没有正能量。我觉得能量没有正和负,你怎么用它才是正和负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我不去说好的地方,并不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优点和我们的进步,但我更愿意说不足的地方,因为认识和成人不足才会找到改进的方向,才有可能进步的更好,更快。此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也可以说因为我有一个理念:先进是学不了的。我们只能从先进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进的经验与个人的具体情况结合,才有可能使自己进步。在我们“六君子”里面,我是谈华为谈得最少的,我有一个观点:华为是学不了的,谈华为没有意义,谈论它的意义只能是满足一下我们脆弱的虚荣心。因为你要学华为,你必须要看30年前华为在干什么,20年前华为在干什么,你看它的今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其次,如果你承认领导力对于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可是如果你没有任正非这样的个人特征的话,咱们叫它魅力、风格也好,叫格局、远见也罢,如果不具备这些,你也学不了华为,更别说时过境迁。其实不光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不可能出第二个GE,也不可能出第二个IBM,是同样的逻辑。中国的商学教育只有大概30年的历史,而哈佛商学院又培养出多少个GE?当然,他们虽然没有第二个GE或IBM, 但可以出Apple、Google,Facebook等。他们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GE。这才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企业所犯的错,与30年前如出一辙


以上我们从学术的角度简略回顾了4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现在来看看实践领域。实践中大家在关注什么?很遗憾,百度给我们提供不了这个东西,我们通过360的热词的搜索,大概得到这样一些数字,在过去几年里面“招聘”这个词搜索频次最多的是350万次一个月,“人才测评”的搜索频次最高达到每月12万次,“面试”10万次,“劳动”合同4万次,“绩效考核”1.45万次,“劳务派遣”9000多次。


这些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凡是可以上网查询信息的人,关注哪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当然,有些人不上网。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实践领域的人关注是什么问题。利用给多所大学EMBA讲课的机会,我每次都会问学员一些问题。我问他们:无论是否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者,作为经理人,从你的角度,在你们的组织、公司里,你觉得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难点在哪里?然后我就不断收集这些反馈,有好几百个回答,于是我就从中汇总了这么多问题在这里面,蛮有意思的,这里面的每个问题我都回答不了,没有现成的答案。



这些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来看这些东西,大家看到这些问题,心里有共鸣吗?再比如说,这些是实践的问题吗,是你面临的问题吗?我可以告诉你,我有答案,但不在这儿说,我们下面私聊。我这个答案不是解,我这个答案是帮你做诊断。好比我们觉得不舒服了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开处方之前,一定会让我们做很多的检查,然后大夫才告诉你,这是肝癌还是肺癌,是一期还是二期,是保守治疗还是需要开刀。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角度是寻找规律。这些现象里面隐含着不可抗拒的规律。不是吗?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应该算是比较权威的,2017年7月发布报告,中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中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为中国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存活5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不到7%,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2%。从我自己的观察,当我们强调新新人类的时候,以ofo小黄车为代表的一批近几年新新人类创业的企业,正在前赴后继、无义反顾地步20年前乃至30年前,50后、60后创业失败者的后尘,其路径惊人的相似。大家好好去看一下当年巨人集团倒掉的时候,好好去看一下沈阳飞龙集团折翅的时间,看看史玉柱和姜伟作的反思,仔细看看2006年TCL李东生“鹰的重生”中提到的3个错误,再看看2004年联想集团被迫“高速路上换轮胎”的时候,杨元庆所提到的联想集团犯的4个错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企业遇到的问题或者所犯的错误,与20年前乃至30年前如出一辙。


我觉得没有几个企业真正敢说我不会犯那样的错误。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巨人集团和沈阳飞龙集团的衰落,到2005年前后大型企业所犯的错误,乃至近几年中小企业的倒闭和大企业的变阵,这里面告诉我们很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并不新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为什么别人的教训不能变成自己成长的阶梯?为什么要反复“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让我感觉到很焦虑、很忧虑。我的焦虑不是因为我自己要失业,我相信机器人代替不了我。


领导者的任务


我的焦虑的来源可以归纳为“四乱挠心”。第一,我们在概念上太混乱了,新词儿太多了,但本质问题并没有改变,更没有针对实际问题。什么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什么机制、模式、平台机制、共享经济等等,我就不一一去说了,大家要吸收这么多东西,可别撑着了。新东西多,未必比老概念更能揭示本质,更不容易落地,因为我们没有逻辑。我们在接受西方的东西时,引进和介绍了很多概念,我们自己也创造了很多新概念,但是概念之间的逻辑我们没有介绍。概念是用来构建理论的,不是用来感悟的。什么是理论?理论就是一套逻辑,这套逻辑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A和B是这样的关系,为什么X和Y是这样的关系,为什么00后、90后创业者在失败的路径上与50后、60后几乎是一样的?我在EMBA课堂上,从学员那里学到一个逻辑,这个逻辑总结了创业的五个阶段,简称为“五同”:第一,同心同德,第二,同甘共苦,第三,同床异梦,第四,同室操戈,第五,同归于尽。我很受益,我觉得他们总结得非常深刻,我总结不出来,但是我觉得这“五同”确实能解释很多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创业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或问题。当然,这个“五同”还不能算是理论,所以才需要我们做研究的人进一步深入研究,不仅是提出新概念,更要提出符合实际、能解释现实的逻辑。


因此,第二乱就是理论的迷乱,我们缺乏理论,缺乏经过严密推理并得到反复验证的理论。例如,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企业关系的理论,关于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的理论,关于有效激励的理论,关于个人特征与绩效关系的理论等,我们都还没有明确的逻辑。来自西方的理论又不能完全解释我们的现实。各种说法鱼目混珠,莫衷一是。


第三,我们在实践上很零乱,不管是用6个模块,还是选、用、预、留4个职能,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教科书上没有告诉我们的,教科书上只是写着招聘、录用、选拔、考核、培训、薪酬、劳动关系等等,但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上没有系统。对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系统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不同的模块相互之间脱节,很凌乱,表现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第四,方法的杂乱。实践领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技术方法,很杂乱。一会儿讲BSC(平衡积分卡),一会儿讲KPI(关键绩效指标),一会儿讲OKR,有人说结构化面试好,有人说履历分析也有效。最后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落地的,很多有组织能把一种技术或方法用到极致,大家都在追求新鲜、时尚的词汇。谁能真正告诉我,KPI对中国的组织真的不好吗?刚才有人说360度好,可我能给你证据说明360度不好,我有充分的证据。为什么360度不好?很简单,就是爹娘评价你和我评价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依据也不一样。你的男女朋友评价你和老师评价你一样吗,雇主和同学评价你一样吗?什么叫360度?是上司、下属、自己、同伴,当然再加上客户,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不仅仅对一个人,包括对一个事物。怎么把它统起来呢?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是评价的角度,一个是不同角度的权重如何分配。大学里面有一个现象,发文章多的老师相对来说讲课不是很好,讲课好的老师相对来说发文章不很多,这个概括肯定不全面,但也代表了一些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各位请告诉我这个逻辑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当学校都要淘汰一个人,还老淘汰不下去,有时候他在社会上还有市场,有听众喜欢他,很叫座,你怎么去解释这个东西?因为评价指标不同,要求不一样,期望标准不同。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迷失呀!我们过于沉迷于心灵鸡汤、成功格言、幸福密码,却不尽自我的改进;我们陶醉在大咖论坛论坛、名人讲座、圈子分享,唯不见实际行动。看看我们周围,一边是标题党大行其道、新名词不断涌现,一边是感叹古人的智慧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一边是基层群众津津乐道顶层设计,一边是顶层领导撸起袖子大干快上;一边是系概念、新词汇层出不穷,一边是不断抱怨缺乏执行力,呼吁重塑工匠精神。所以,我觉得可能大家今天不该来,不该来听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词汇、新观点。可今天不来更待何时呀?听了我的奇谈怪论,大家不要笑,回去之后哭吧,其实我睡觉前经常哭,我对一些现状感到闹心,怎么办哪?我天天都在见到这样的现象,这还不仅是现象,这背后有逻辑、有道理。


我看到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30年前就开始,一直到今天,我走遍中国所有的组织都看到这个现象,就是领导觉得无人可用,群众觉得怀才不遇,我说的是所有的组织,包括学校。当领导觉得无人可用的时候,下面的群众觉得我有本事,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走为上。于是所有的机构都抱怨说:我们这里成培训中心了,我们把人才培训好了,可他却走了。


很矛盾是不是?其实不矛盾,它有必然的内在逻辑在里面。我认为,我们不缺新概念,我们缺成熟的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也就是工匠精神。我们缺规则,我们擅长打破规则,不善于建立规则和守住规则。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规则,我们是更多地依赖于“潜规则”。为什么?因为亲兄弟要明算账的话,就不再是亲兄弟了,朋友之间不能讲理呀,这才是中国特色。所以才会有本来应该4点50轮到我讲,结果我5点50才能开讲。大家都超时,不按规则出牌,谁呀?讲管理的老师。


任正非有一句话,他说:什么叫自由?火车从深圳跑到北京是在两个轨上,这叫自由,把两个轨拿掉,它就跑不到北京了,自由是有条件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才是自由,不是完全地没有章法,要去建规则、建制度,中国不是要解决个体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三个和尚有水吃的问题,是要把“三个和尚没水吃”转换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问题,同样,我们五千年没有解决“一山不容二虎”的问题。


刚才有人报告的时候讲到,吸引人才得有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把他拿过来,大家才跟着来。大家喜欢什么人?张瑞敏早就提醒了,80年代的时候他就说过了,但我们没有落地,很遗憾,海尔也没有完全落地。说了什么?这就是领导者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找人人才,而是建立一个能够出人才的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内生机制,所以刚才汇川的胡总也说了,不用去外面找人,就是靠内生,把组织里面“藏着的龙卧着的虎”都能够让他们各显其能,能够让他们自如地表现、自动地涌现、自发地奉献,源源不断、代代相传,这才是我们要去解决的根本问题。


HRM的三个支柱


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要从我的三个支柱入手。

 

1.夯实基础:管理实践需要坚实的基础


我的三个说法一个是夯实基础,类似于盖房子的地基,楼房越高越需要深厚的地基。这个基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个是理念基础,最高理念就是习总书记的“三信”,你信啥呀?非得要有信仰、信念和信心。人生真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诗和远方。管理制度要落地,人们必须相信这个制度,你要信这个组织所采取的管理方法,相信它不仅能够解决组织的问题,也能够解决你个人的问题,不仅给你钱,还可能给你一个光明的人生,如果你不信,所有制度都不能落地,最后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所以管理者要去考虑的问题,不仅是制度本身,更要考虑怎么让员工相信这个制度是对的,是有效的。严格地讲,制度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你信,它就成了,你不信,它就没效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信不信制度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信仰带着我们往前走,它太重要了。


另外两个基础,一个是法律基础,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雇佣合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刚才说到的组织的人员管理一定是在契约、劳动合同的基础上,就算是外包,它也是一种雇佣关系,未来会不会自雇,我们先不谈。第三个是组织基础,包括组织的核心业务和组织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架构。

 

2.发展技术:管理落地要靠扎实的技术

 

我认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缺的不是理念,而是技术,过硬的技术。不仅现在如此,以前也是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要想落地、到位,必须靠扎实的技术,只有技术才能让我们不可替代。


我把它归纳为三大技术,首先是组织分析和组织评价的技术,也就是如何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还有工作分析与评价技术,以及人员分析与评价技术。组织评价和人才测评要结合起来,我分析一个人时,要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西方教科书里的KSA(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大类你是逃不过去的,无论是谈任职资格、胜任力,还可以加上理念、信仰,你要掌握这些东西,怎么样去分析?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胜任一项工作?需要测评技术、面试技术等。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样东西的属性不一样,你怎么分析它们?这就需要技术。如何评价一项工作的价值?需要职位评价技术。

 

3.强化制度:真正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组织


组织靠的是制度,要强化制度。为什么强化制度?我一直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这几个字的解释需要澄清一下,其实不是人重要,不是人力资源重要,而是“管理”重要,是管人的一套办法重要,有了这套办法,不是人才也就成了人才。华为基本法明确指出:资源是会枯竭的,只有文化生生不息。而制度是文化的直接体现。大家可能都认同这个说法,你不能说某个人不是人才,你可能只是把他放错了地方,放错了位置。

 

管理不仅仅是用人数量的增减、调配,你用多少个博士、硕士,不是这样的,管理应该是让高中生就能做博士才能做的活,这才是管理应该做到的,管理是让本来没有信心的人、没有感觉的人,让本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到了你这儿,发现我还能干点事,让我找着北了。所以我感谢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收留了我,因为我在博士毕业的时候是找不着工作的,劳人院把我收留了,才有了我的今天,它不仅发了我的工资,还成就了我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帮好兄弟。


我们说建立一套管人的方法,这套方法就是制度或者叫规则,所谓一套就是系统。当然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是各位,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建立信任不是靠朋友,要靠契约,靠理性。西方提出一个概念说,信任可以分好几种,一种是基于感性的信任,另一种是基于理性的信任。所谓理性的信任,就是基于制度的信任。所以,建立一套制度,解决陌生人也可以互相信任、没有交情的人也可以同甘共苦的组织管理问题,是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就是我的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有一套理念,或者指导思想,这些理念是来自于组织的高层,正如刚才有报告人谈到,它的理念、价值观、定位、战略,其实都是理念。前面我提到的习主席的那段话就是他的理念,整个中国是在他的这个理念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外包,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完全电子化(eHR),为什么?因为管理制度一定是组织高层领导的理念的体现,买来的管理系统无法保证与本组织的高层领导的理念完全吻合。于是,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是干什么的?他们要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把高层的这些理念转换成系统化的制度,要配套,不同的制度相互之间不能打架,要相互支持。你决定吸引什么样的人,必须给他什么样的待遇,你就只能给他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一流的待遇吸引一流的人才。所以,高层的理念、专业人员的技术和组织的制度,构成了我们的三支柱。


 

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要达到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是开国元勋伟大领袖毛泽东1957年说的话。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觉得我们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打造一个这样的组织,才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华为 管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MORE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