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给大家简要介绍了开放银行(Open-Banking)的由来
,以及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如果没有读过上篇的朋友建议在阅读本文之前先去了解
一下:
开放银行——银行业的双刃剑(上):
https://xueqiu.com/1821992043/106683701
从上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开放银行的出现一方面会对银行的既得利益产生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会对整个业态带来无法忽略的变化。作为银行的投资者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中国银行业的参与者会不会跟进,这一趋势会不会对中国银行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如果是敏感的投资者应该发现了,中国已经有银行同步在做类似的事情了。虽然,他们没有提出开放银行这个叫法,但是实际上做得事情已经在按照这个思路在进行了。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行动会带来银行竞争格局的部分变化。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的现状和英国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所以产生的影响不能生搬硬套。
中国的现状和英国有很大的不同。英国推动开放银行是自顶向下的,5大银行在英国的零售市场占据绝对垄断地位,而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占比微乎其微。但是,反观中国的现状却有极大的不同。中国由于前几年金融监管的双轨策略(对规范经营的银行业监管相对比较严,而对于金融创新监管相对较松),早就了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借助第三方支付这个跳板大举进军财富管理,第三方支持和转账汇款等银行的传统领域。更是产生了阿里和腾讯两家金融服务巨头。因此,开放银行的推动在国内更多地不是监管推动,而是体现为银行自发的模式。
我翻看了几家银行的年报,在年报中对开放银行相关内容有所表述的只有2家,一家是招商银行,另一家是兴业银行。兴业我就不点评了,请兴业粉自行点评。下面请看一下招行年报中的相关内容:
“
对外,合作共赢,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思维引流量、拓场景,开放招行服务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我们立志抓住5G 技术商用的机遇,以嵌入产业链的方式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客户在哪里,招行的服务就在哪里。
我们彻底转变思维,以客户体验优先的原则重新审视内部管理。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改造业务流程、重塑运营体系、优化成本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深度融合科技与业务,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创造最佳客户体验。
”
不难发现,虽然招行没有明确提到开放银行的概念,但是招行已经做好了开放API的技术准备,整个战略紧紧围绕优化客户体验这一核心目标,同时对现有的流程和营运体系围绕客户中心进行重构。很显然,招行不仅仅是把开放银行作为一个挑战来克服,更是把开放银行作为一件披荆斩棘的利刃准备用来开疆拓土。因为,作为自下而上的开放银行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招行可以在这个潮流中获得以下的好处:
1,导入流量,增加基础客户群
招行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增加低端客户群的规模。招行在金葵花之上的客户群体应该是业内最优质的。但是,普通客户群如何扩张一直是招行近几年的一个隐忧。招行的服务在业内是名列前茅的,只要客户在招行开了户,不愁留不住客户。所以,关键就是怎么让更多的客户在招行开户。以往吸引客户开户基本是零散靠网点,批量靠对公。招行在网点布局密度和广度上跟四大行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因此,如果想实现年报中订立的用户数跨越式增长必然需要通过开放自身的服务能力引入外部流量。
2,获取场景数据
中国和英国最大的不同是阿里和腾讯已经成长为第三方支付的巨无霸,大量的消息场景信息被这两家截留。长此以往,银行将逐步失去和客户的联系成为一家纯通道公司。但是,作为开放银行的推动者,招行完全可以在制订API接口标准的时候收集更多的客户消费场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对客户进行多角度的画像。最后,再通过完善的客户行为数据为客户定制更加贴近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3,从开放自己的核心账务能力,将自己打造成为金融平台型公司
通过接入更多的金融服务商,并和众多的玩家一起构建生态系统。招行有望成为一个平台型公司,为广大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而这种平台服务会为招行沉淀大量的客户和结算存款。
回到之前总结的,开放的浪潮是一种大趋势,顺着昌逆着亡。很高兴看到招行走在了开放浪潮的前列,回首招行过去30年,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成功发展都是因为招行踏准或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从一卡通,网上银行,信用卡,手机银行一直到今天的金融科技,开放银行。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今日话题 @银行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