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2008年10月,《经济学人》破天荒的用一整期内容来讨论云计算,很有预见性的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无疑将改变信息技术(IT)产业,也将深刻改变人们工作和公司经营的方式。”尽管里面的很多内容将今天的互联网服务和云计算混为一谈,却也刷新了很多企业对于云计算的认知。
时任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华盛顿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这样的口号:For the cloud, we’re all in;随后Google Cloud发布,IBM、甲骨文、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全球几乎所有重量级的互联网或IT巨头均开始发力云计算。
1
直到今天,提起云计算很多人仍喜欢和“战争”联系在一起,这也不难理解,过去的10多年中,试图抢夺“战略优势”的云服务商们已然发生了一系列的竞争,技术创新、数据中心、服务模式等无不是如此。
2009年是云计算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只是主角并不是一口气发布四款产品的亚马逊AWS,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微软Azure和阿里云,而是幕后的服务器供应商。戴尔开始推出面向云服务商、大中型数据中心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PowerEdge C系列服务器,“C”这个代号的意思就是Cloud。
惠普、IBM等戴尔的竞争对手亦是如此,纷纷推出所谓的云服务器。这一切或许还要归功于英特尔在2009年推出的至强5500系列,引入了全新的CPU点对点互连技术QPI,极大的提升了处理器的总线带宽,适合扩展到大规模的并行系统,诸如动态能耗管理、动态加速等技术交付应用,也是云计算“按需供给,动态调配”的关键技术。
2011年是云计算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间点,这一年是OpenStack诞生的元年,被冠以“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等一系列名号,至今仍然是云计算领域耳熟能详的词汇。与此同时,虚拟化巨头VMware也开始投身云计算,推出了VMware云基础架构套件,被称之为“企业混合云的基础”。
云计算完成了一个历史性转型,逐渐远离单纯的“虚拟化或是网络服务”,成为独立、成型以及普及度较高的IT基础设施服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云计算的角色和定位被定格:IT基础设施被要求更大规模的扩展、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以及更低的成本,同时要有灵活、弹性、直观与深入的管理方式,并以标准化、通用化的形式提供给客户。
看到了机会的巨头们相继把云计算提到战略的高度,最直接的就是数据中心上的动作。亚马逊、谷歌、微软乃至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等疯狂地在兴建数据中心,并以此作为争夺客户的资本。比如说亚马逊、微软等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也在海外市场建设数据中心,以期深入到竞争对手腹地。
同时掀起的还有服务和产品上的竞争。2009年之前的亚马逊AWS只发布了3款产品,此后每年都有数以十计的新产品和服务推出。其他云服务商更是奋力赶超,甚至不惜重金收购新兴技术,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提高技术能力,不断占领市场份额,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比如谷歌收购Bitium、微软收购Cycle Computing、甲骨文收购Aconex等等,俨然在争夺云计算的控制权。
《经济学人》在2016年8月一篇名为《Cloud chronicles》的文章中,对这场“Cloud War”有过这样的一番评价,“云计算大战尚未结束,而获胜者奖品实在太丰厚了。” 亚马逊AWS就是这样的幸运儿,整个2017年的营收增长了43%,达到175亿美元,拥有IaaS市场44%的份额。
可这场关于控制权的战略卡位结束了吗?2008年开始接触私有云,并在2017年成立云BU的华为,折射了云计算市场新的竞争形态。在看似白热化的时间点入局,并喊出“全球五朵云之一”的小目标,似乎预示了云计算领域新的风向标。
2
在Gartner发布的2017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云计算和大数据已经不在“新兴技术”之列,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车道。也对应了Gartner的另一个观点:
“Cloud is not a strategy, it is a tactic”(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战略问题,这是个战术问题)。
之所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原因或许有两点:
一是云计算正在经历全球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张,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和漫长的收益周期,决定了谁才是留在市场上的最终玩家。
而云计算用户也开始更加“挑剔”,很多跨国公司有着全球化的业务需求,迫使云计算厂商必须进行全球化的布局,否则因为网络延迟、跨平台配置等很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况且,几乎所有国家都有着将数据留在本土的意愿,云计算服务商势必需要展开不同地区的本土化运营,全球化扩张似乎是不可逆的。
二是从技术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
早期的云计算属于技术上的“开疆扩土”,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可以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如今已经被客户导向所取代。不管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本质上都是在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IaaS、PaaS、SaaS以及诸多的场景化云服务,同样是出于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简而言之,云计算服务商关注的不只是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多的是”盯紧“客户。
或许可以这样来形容今天的云计算,云计算服务商站在战略高度的布局,加速了云计算的技术布道,降低了云服务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云计算的进入门槛。对企业而言,无论是出于成本考虑还是安全因素,云计算都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然选择。选择云计算与否的战略考虑不复存在,剩下的是选择哪家云服务的战术抉择。
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前几年在云计算服务商的客户列表中,存在的案例只有几家互联网企业,深挖下去可能还有某种投资和控股关系,如今大多数传统企业也出现在了云计算服务的名单中,最重要的是从中尝到了甜头。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就是一个例证,麦当劳在全球有3万多家门店,每秒实现的交易多达8600笔,云计算的应用使得麦当劳的系统效率提升了66%。
映射到云计算服务商的竞争态势,核心之一就是围绕大客户的“挖角”。比如Instagram从亚马逊AWS迁移到Facebook的自有平台,Zynga从自有平台迁移到亚马逊AWS,苹果公司为了分摊风险将一部分业务从AWS分散到GoogleCloud,以及蓝多湖放弃Google Cloud转身拥抱微软Azure,Verizon抛弃微软office回归谷歌G Suite……
即便传统和保守的银行业,也早已启动了云计算的破冰之旅,高盛、花旗银行等早已成为云计算服务商争夺的焦点。这些大客户的价值不言而喻,不仅是支撑云计算服务商不断扩张的金主,还有着很大程度的品牌背书。特别是在国内,几乎所有的云计算服务商都推出了各类解决方案,瞄准的正是政企和传统行业巨头们。
3
从战略到战术的过渡,云计算服务商正在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如何解决云计算时代的一系列数据问题。
就近阶段来看,和数据安全相关的事件时有发生。Facebook多达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余波未平,WiFi万能钥匙的数据泄露同样触目惊心。而美国即将落地实施的CLOUD法案,让云计算相关的数据主权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企业对于云计算的态度仍然有些微妙,一方面接受了云计算替代传统IT设施的现实,个中案例前面已经有所提及,关于云计算成为互联网时代“水煤电”的说法也逐渐被主流声音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存在隐忧,苹果将部分业务从AWS迁移到Google Cloud就是如此,有几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味道,而采用“多云”策略几乎是所有大中型企业的选择。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云计算的应用将会不断增加,企业选择的云计算供应商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云计算服务商显然深谙于此,在业务布局上也做出了不同的调整,几乎可以将其分之为互联网系和IT系两大阵营。
互联网系讲出了更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故事,核心理念就是拓展边界,进行纵深化。比如在过去一年中,阿里投资了数梦工场、驻云、ZStack、七牛云,腾讯云参投星环科技,Ucloud参与了数人云的投资;再如电商云、视频云、游戏云、金融云等等,依托解决方案的形式,将云计算的业务从IaaS逐步向PaaS、SaaS延伸。
云计算边界和模糊,业务上的深度融合似乎是大势所趋,可前提还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互联网系云计算服务商中,阿里、腾讯等巨头正在安全领域大力投入,其他玩家能否跟进还不得而知。
有着传统IT背景的云服务商大多摆出了中立的态度,最为知名的就是华为云的“三不”,不做应用,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翻译”过来就是,承认企业的数据主权,不强迫企业交换数据,不与合作伙伴形成竞争关系。只是在不少互联网从业者看来,华为云在理念上不免有些“落伍”,毕竟没有数据无疑缺少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好比说共享单车的价值不在于交通工具,而是背后的骑行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理念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互联网系和传统IT系“你死我活”的竞争。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新兴行业都在继续着补贴、二选一、并购,这种思想当真是互联网商业的本质吗?云计算应该是个例外。
客户的多云策略以及对云计算的战术认知,都决定了云计算的多元化,而从华为云等新入场者的快速成长,也证明了这个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当然,云计算服务商本身也要学会包容,拥抱开放,拒绝垄断,切勿和客户诉求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