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的押金被挪用以致无法退还,供货商也因欠款而开始起诉,靠微商广告卖蜂蜜和给P2P平台导流的杯水车薪,显然无法维持ofo今后的发展。更要命的是,曾经被各方追捧的“共享经济”宠儿,如今已难激起投资人哪怕一丁点的兴趣。
从怒放到萎枯,ofo还是那个o-fo,它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变,吸金的大杀器却变成瘟神一般的创业存在。曾经30亿美金的估值,以及潮涌般滚来的热钱,现在看像一个笑话。问题是,投资圈难道是不讲专业的吗?他们纵然不火眼金睛,却目光老花到这种田地?
就像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在预测股市涨跌时,都胜不过掷骰子一样;面对商业创新模式,投资人的判断,也常常比抓阄好不了多少。前者更多是因为,人类尚无法掌握所有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并对之进行精准的量化分析。至于后者,则因真正意义的商业创新,常常是对传统模式的破坏,超越了既往的经验,而很难被事先洞悉,那些与历史成功典范类似的所谓创新,却又可能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而人类囿于先前的认知框架,就容易错把冯京当马凉。
对ofo的错爱,只是再一次凸显人类进化心智的局限而已,创业精英和投资大咖都无法摆脱这个魔咒。
囿于传统的认知框架,导致对商业创新无法正确评判的例子,并不少见。譬如马化腾早年曾想贱卖QQ,却无人愿意接手。广东电信认为它只值60万美元,新浪则根本提不起兴趣。想想那时候,门户如日中天,对社交软件的成长性估计不足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等到ofo横空出世之时,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已经习惯了暂时看不到盈利模式的商业创新。只要有用户和流量,就是硬道理,就不愁没有变现之日,这似乎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科玉律。中国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以及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刚需的说辞,让大家忽略了单车用户数据的低价值属性。这个世界很残酷,不是所有数据都是等值的,ofo高企的运维成本,让收益的愿景更加渺不可及。
换个说话,无论是十几年前对QQ的低估,还是一年前对ofo的高估,都跟我们陷入了一种顽固的认知框架有关。
美国“认知语言学之父”乔治·莱考夫认为,“框架”是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结构,它属于认知科学家称为“认知无意识”的环节,是我们大脑里无法有意识访问,只能根据其结果(推理方式和常识)来认识的结构。认知科学发现,“框架”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顽固的框架跟事实不相吻合,那么,人会抛弃事实,保留框架。
具体到ofo,它现在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不是潜藏着的,在一开始并不难被大众发现。但投资界包括大众的认知框架是,只要快速烧钱打败对手,它的海量用户数据就像此前的互联网巨头一样,让它成为新的攫取利润的巨头。
如莱考夫所说,如果顽固的框架跟事实不相吻合,那么,人会抛弃事实,保留框架。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变的不再重要,甚至于,连ofo这种本质上与“共享经济”八杆子打不着的单车租赁运营模式,这么简单的事实都被遮蔽了。它仍然顶戴“共享经济”的冠冕。
很显然,在商业模式快速迭代进化的当下,成功投资的难度较停滞年代要困难得多。是否成功,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
或许有人会留恋古早的农耕时代,传统模式延续千年不变,让老人的经验变得那样充满智慧。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其称为“前喻文化时代”,她注意到,二战后科技变革让整个社会进入长辈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距离米德提出这个概念,又过了约半个世纪,科技的进化已经到了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无法总能保持睿见的年代,“X喻文化”概念的解释力在降低。
我们还没办法改变我们千万年进化来的认知框架。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形成的这个看似简化的框架,事实上背后算力巨大,它能借助于经验累积,最大化地保持我们对世界的快速反应与认知。但在一个快速迭代和变革的年代,它又总能让我们发现自身的无能与局限。
(作者系互联网科技从业者,自媒体人)